学员回访丨跟踪指导学员 助力非遗传承
作者: 编辑: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3-09-29 点击:

为了解学员参加非遗研培后的现状,进一步评估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非遗传承人,8月10日至17日,由景德镇陶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熊花、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汪浩、班主任宁武成组成的回访组一行3人,先后赴河南省、陕西省、四川省等地,对非遗学员所在的村落、工作室、企业作坊等开展现场考察,回访了20余名学员,并向他们征求改进非遗研培工作的意见和建设,及时总结研培经验,改进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8月10号,回访组从景德镇出发,来到了河南省汝州2022非遗学员邢俊杰张义萌的工作室和企业。



邢俊杰是国家一级陶瓷设计师,国家级非遗汝瓷烧制技艺市级传承人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邢俊杰表示:2022年参加景德镇陶瓷大学举办的非遗研修班后,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好多老师和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开拓了思路,让自己的创作不再拘泥于汝瓷。研修回来后,自己常年在外地搞创新试验,带着当地的泥土到全国各地的产瓷区交流,用当地的技法和烧成,试验新产品。开拓了几大系列产品,并在汝瓷博物馆举办了个人作品展,本人的作品《花口玉壶春》被上海宝库匠心博物馆收藏。



2022非遗学员张义萌出身汝瓷世家,是河南省陶瓷巾帼十佳新星,她的父亲张涛先生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汝瓷柴烧技艺复原人。张义萌表示:通过研修班的学习,自己不仅在创作技艺上有所提升,更是打开了创作视野,学会了多元化融合与创新,为汝瓷非遗事业贡献了新鲜血液,推动了“汝瓷张”品牌的市场化进步。与非遗班同学合作,开发许多新产品,如《风雅宋·玉玲珑》《福禄安康》《碗得福》等。

8月11号,回访组来到了河南省焦作福盛坊绞胎瓷研发中心,与2021年非遗学员司福源的进行了交流。



福盛坊创始人司福源,绞胎瓷省级非物质化遗产传承人,中原(轻工)大工匠。有“绞胎玉璧”“中华御龙”等多项国家专利。他致力于校合作,经常去校园传授非遗知识。他表示:在景德镇陶瓷大学非遗班学习,收益良多。在技能层面,较为系统地了解了景德镇及全国大多数瓷种的历史、工艺及发展状况,较为全面的对景德镇粉彩、新彩、古彩、珐琅彩等工艺进行了浅尝辄止的学习和尝试。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了解了同学所从事行业的特点,有利于自己对绞胎瓷领域进行新的创作和创新。

8月12号,回访组来到了陕西省西安,回访了2023非遗学员李文。


李文2023年参加非遗班学习,国家高级环艺师,国家高级雕塑师、全国技术能手、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技术能手。她拥有28余年陶瓷工作实践经验,擅长各种题材的泥塑制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陶瓷雕塑现场制作大赛,获银奖数次,并被个人、院校及博物馆收藏。她表示:通过非遗班的学习,学到专业的技术和陶瓷绘画技法,尤其是青花的用笔、分水、在材料上的表现与实践的结合,使她初步入门并喜欢上了画青花。开拓了创新思维,在以后的创作当中,将结合耀州窑当地的原材料,与景德镇的各色彩釉融合使用,更好地突出陶瓷材料的特性,在陶瓷装饰方面继续实践、学习,创作出更加丰富和高质量的作品。

8月12号,回访组一行来到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镇,回访了2017学员刘忠阳和2023学员刘利珍父女俩。



刘忠阳出身于陶瓷世家,刘氏陶瓷烧制技艺第七代传人,“忠阳守艺”品牌创始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尧头陶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能工巧匠”获得者,工艺美术师,渭南市工艺美术一级大师。他说到:陕西澄城县的尧头窑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国内窑群面积最大、遗存最丰富、保留最完整的陶瓷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古瓷窑活化石”,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81年初中毕业后,师从祖艺,后又兼拜尧头诸多名师,刻苦学艺,终于全面继承了尧头黑窑、碗窑、瓮三大窑系的烧制技艺,成为从采、配釉、拉坯、施釉、刻花、划花到装窑、烧窑、开窑的全能型人才。他还会建窑,亲手建了6个馒头窑。2017年到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后开阔了眼界,由馒头窑改成了煤气梭式窑烧成,在造型和工艺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作品获奖10余项。

刘利珍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陕西渭南市澄城县一个陶瓷世家,受爷爷、父亲和妈妈的熏陶对陶瓷制作产生了深深的情2018年至今,跟随父亲刘忠阳学习尧头陶瓷烧制技艺全过程,经常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她表示:经过1个月学习和实践,让我收获颇多,通过各位老师的细心授课,让我认识到,做陶瓷不是只有拉坯,可以做泥塑,可以在陶瓷上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最主要的是可以获得快乐期待自己做出更多更有创意的作品。

8月13号,回访组来到铜川耀州窑,回访了2016年以来的10余名非遗学员。



耀州窑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一带,因宋代属耀州府管辖,故名耀州窑。耀州窑唐代创烧,五代发展,北宋鼎盛,金元续烧;金元后,其中心窑场从黄堡镇逐渐东移至陈炉镇及其周边地区,连续烧造陶瓷的历史长达1400余年为宋代八大窑系之一2016年至2023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共为铜川市耀州窑培养了25名优秀非遗学员。他们学有所成,为耀州窑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可喜的成绩。其中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梁亚萍1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1人。这次回访铜川耀州窑,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梁亚萍的协助下,召集了10余名非遗学员召开座谈会。会上,学员表示通过培训后,他们在陶瓷技艺、造型、设计、表现手法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大家从学习心得、技艺创新和碰到的实际问题等方面,畅谈了各自的体会和结业后取得的成绩并对非遗班的学习过程结业方式及后续级微信的建设和管理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交流中学员提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如黄颜色釉的试制、缩釉、窑炉构造及烧、艺术造型改进等生产实际问题,随行老师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和解答。

8月14号,回访组来到四川省隆昌市,回访2023学员丁敬民。



丁敬民,隆圣陶业的传承人。民间土陶艺人,十三岁左右在当地拜师学艺,从事土陶行业。1996年承包生产队集体陶厂。2003年修建私人陶厂。2009年接管师公扬显荣修建的土陶厂。从事土陶行业三十多年。年复一年就在当地生产经营,民用陶工业陶及景观陶熟练掌握从坯釉料配料、拉坯成型、施釉、建窑、烧窑、出窑等全过程技艺。他表示:2023年参加景德镇陶瓷大学生活陶瓷非遗传承班的学习,是第一次走出家乡第一次出门学习。通过这次的学习,思维有天翻地变化开阔视眼,增长见识,体会到做为传承人的义务和责任,在陶瓷创新装饰、造型、审美有很大提升。研修回来后,在今年8月第一次参加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参评活动作品土陶茶具荣获优秀奖

8月16回访组来到重庆市荣昌县学员工作室2018级学员刘嘉佳2022学员官玉茜林杰进行了回访。



出身陶瓷世家的刘嘉佳说道:陶大非遗学习回来以后,收获满满,拓宽了眼界,强化提升了专业技能,每一位授课老师都非要优秀,理论加实践的手把手教学,让大家受益匪浅。陶瓷是一门终身都学无止境的艺术学科。结合陶器的专长,我这几年在自己的领域发展迅速。先后成立了自己工作室和荣昌陶窑口博物馆。在全国各大比赛中获得了各种奖项。



2021年参加非遗班学习的官玉茜,重庆市非遗传承人、重庆市工艺美术师,一直从事荣昌陶雕刻。她表示:每一次上课都可以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身上学习到他们多年从事陶瓷行业总结下来的和雕塑有关的经验与技巧,让我受益匪浅。2021年第四届中国四大名陶(4+n)陶瓷装饰工职业技能竞赛比赛项目中获得优秀奖。今年6月办起了自己的荣昌陶专卖店。

通过回访7个不同地区的24位学员,回访组深刻感受到了各传承人在技艺传承中的坚守与努力,也欣喜地看到他们取得的不俗业绩。通过培训学习,学员们开拓了视野,以更开放的思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所从事的非遗事业。我校将进一步梳理研培工作成效和不足对今后的非遗研培工作加以优化和完善,更好地服务非遗传承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地址:景德镇陶瓷大学 邮编:333000 电话:0798-8493799 0798-8499721
Copyright © 2021-2025 景德镇陶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ICP 798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