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联合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要求,为更好地总结培训经验,考察培训效果,为2018年更好地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景德镇陶瓷大学研培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余,对学员进行了回访活动。回访深入学员所在地,通过走访和面谈的方式,直观的了解非遗培训学员的传承现状以及通过培训后他们的手工技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
本次走访了浙江龙游,走访了3位学员,3位学员正在从事的是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播、推广和制作工作。
龙游位于浙江衢州,历史上曾经盛产莹白瓷,方坦窑群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三位学员因为偶然因素和个人喜好,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
图1
吴琴芬是我校2016年第4期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陶瓷造型)普及培训班的学员,因与陶瓷的偶遇“一见钟情”,后到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进修,并拜师学艺,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创办了个人工作室——瓷米艺术。吴琴芬告诉我们,之所以给工作室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就是创办工作室的初衷很简单,在满足个人的艺术爱好和追求的同时,能以“瓷”换“米”,用制作出来的陶瓷,养活工作室。目前瓷米工作室的主要工作使命包括陶艺培训、瓷画创作以及陶瓷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吴琴芬表示,通过参加景德镇陶瓷大学组织的非遗培训,个人在以下几方面得到了提升:一是提升了个人的陶瓷制作技能,掌握了更多的陶瓷成型和绘画技巧;二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文化自信,并开发了更多更好的文创作品;三是为今后陶瓷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开拓了思路。
图2
在瓷米艺术工作室,吴琴芬给我们展示了参加研培后创作的作品。“这件作品是根据常山农商行的要求设计开发的,作品紧密结合了常山农商行的企业文化,以“邻居银行”LOGO和“奔跑的红马甲”雕塑形象,充分凸显了品牌文化,又展现了常山农商行的服务理念”吴琴芬兴致勃勃的给我们讲解着。除此之外,吴琴芬还将龙游当地的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和景区用景德镇青花瓷的创作手法进行创作的,下一步可以制作在瓷盘或杯子上,既推广了陶瓷,又推广了当地文化,相信每个有情怀的龙游人都希望能拥有一款这样的杯子。在工作室二楼,吴琴芬现场演示了瓷板上进行釉上新彩绘画,她说这是在我校研培期间学习掌握的,也是研培学习带给她的又一收获。吴琴芬告诉我们,下一步,她将依托当地的古窑址,做窑口的恢复和非遗传承。
图3
目前吴琴芬已经成为了优秀的陶艺工作者和瓷画家。不定期的会组织龙游当地的书画家在陶瓷上进行笔会,让艺术家们感受在陶瓷这种特殊的载体上进行绘画的乐趣。
翁程华和胡盛分别是我校2017年第1期和第3期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陶瓷造型)研修班和普及培训班的学员,他们在龙游从事的主要是陶艺培训工作。
我去到学员翁程华所在地的时候,工作室刚搬迁不久,新的工作室坐落在龙游民居苑景区。进入工作室后,他带领我参观了这个古色古香的两层建筑,一楼主要用于陶艺实践和烧成,以及陶瓷展示,二楼规划为培训教室。该学员除了承接一般陶艺培训外,更多的是通过承接政府培训项目,送科技下乡,在乡村做陶艺培训,教当地农民如何制作和烧制陶壶。
图4
翁程华对古陶瓷有浓厚的兴趣,对古陶瓷有较多的了解,在工作室他给我介绍了一些当地窑口出土的瓷片、目前主要的工作和今后的规划。翁程华说,通过参加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陶瓷造型)研修班一个月的培训和实践,掌握了更多的拉坯和成型技巧。培训过程中,结识了全国各地的同行,收获了知识和友谊,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和不足。目前所做的培训只是自己资本的积累过程,后续,他将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古窑址的恢复和传承上,做一名优秀的陶瓷非遗工作者。临走前,翁程华给我展示了他那娴熟的修坯技艺。
图5
相对于翁程华,学员胡盛从事的工作更为单纯。胡盛是小学美术教师,在课余,面向全县开设了陶艺培训班,从小学生开始普及陶艺。他说,因为个人学习的是美术专业,而个人对陶瓷有特别的情感,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但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面的技巧。这次非遗培训班一个月的学习让自己有了一次系统全面的学习,在理论提升的同时,掌握了更多的陶瓷成型方法和技巧。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以前拉坯只能拉小件,现在能拉大件。
图6
通过本次回访,师生增加了了解,也感受到了培训对学员产生的积极影响。三位学员一致认为,培训课程安排合理,教师认真负责,培训提升了学员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