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2021年) 陶瓷装饰研培班举办学员代表分享会
作者: 编辑: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1-11-22 点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璨若星河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文明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传统陶瓷文化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构成传统陶瓷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即为“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鉴证了作为中国瓷都的景德镇在全国制瓷行业中技艺方面的极高成就。

为使本期学员增强对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了解,促进学员们交流互鉴,114日,景德镇陶瓷大学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2021年)” 陶瓷装饰研培班,特意开设了“非遗传承人学员代表分享会”。在分享会上,司福源、陈涛升、宋春和、路通、宋林、朱月香六位学员代表,相继分享了个人非物质文化传承经历及创作感悟。同时,学员代表们对景德镇陶瓷大学精心准备的此次研修班表示由衷感谢。 

司福源

河南焦作绞胎瓷非遗传承人  司福源

来自河南焦作的学员司福源向大家介绍了他潜心从事并悉心传承的绞胎瓷工艺,讲解了绞胎瓷的历史文化及工艺特性,司福源指出,绞胎瓷除了具有表里如一的文化内核,还有其充满自然变化的外部纹理。绞胎瓷有着“崇尚阴阳和合”的文化传承,以玉入瓷,以玉入釉,通过工艺的改良和提升,形成了自由流畅的天人合一纹理。司福源认为,作品首先应是具备思想的,而不单纯是体现了工艺,好的作品要从艺术上解决单纯之作和精神内核之间的关系,或使人心生出平静之感,或使人产生巧夺天工之叹。

 

陈涛升

福建南平建盏非遗传承人陈涛升

来自福建南平建盏陶瓷研究所的学员陈涛升介绍了关于建盏产业的发展历程,自2015年开始,大规模的建盏制作在企业中迅猛发展,因而建盏制作的手段、技艺不断更新,建盏的釉面表现出形式上的推陈出新,釉面表现出形式上的层出不穷,烧制方法无奇不有、多种多样,现整个行业空前繁荣,目前整个福建有注册企业六千余家,从业人员约四万人,产值约一百亿。

 

宋春和

湖南醴陵釉下绿彩瓷非遗传承人宋春和

来自湖南醴陵的学员宋春和在分享会上畅谈了关于醴陵釉下绿彩瓷的创作心得。她指出,醴陵釉下绿彩瓷虽为传统装饰瓷中的后起之秀,但在传统醴陵釉下绿彩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审美的创新。每一次的创作都离不开生活中的观察和写生积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用发现美的眼睛去不断挖掘出更多更美的事物,是作者解读内心最自由的存在方式。并向大家展示分享了她的《清荷》《绿野》等系列空间陈设瓷和茶器作品。

 

IMG_2389

 安徽毫州红陶非遗传承人 路通

来自安徽亳州的学员路通认为:亳州红陶作为中国陶器序列的其中一员,从地方出土文物即可以追溯到其发展的历史,早期红陶器多用于祭祀和陪葬用途,生活用器多以碗、盆类的生活器皿为主,实用性强。目前,以围绕地方文化特色,结合现代的红陶发展,将原有器型进行了创新,制作了茶器酒器等系列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及好评。现在在传承保护方面,在亳州市文化馆均开设了系列相关课程,使得亳州红陶的学习者爱好者们有了更好的平台交流学习。

 

e7cf8348526080069e9e17f59b411f3

陕西耀州瓷非遗传承人宋林

来自陕西铜川的学员宋林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耀州瓷的发展历程。耀州瓷作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创烧于唐代,在五代时期发展成熟,宋代进入鼎盛期,元、明、清延续了其制瓷成就,有着1400多年的烧造史。史称“十里陶坊”,每当夜幕降临,炉火星星点点,彻夜不灭,成为一道壮丽的景观,“漆河不夜”也被誉为耀州七景之一。耀州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耀州窑博物馆,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集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标本陈列、模拟古代制瓷工艺演示三位一体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

朱月香

 江苏徐州泥面塑非遗传承人朱月香

来自江苏徐州的学员朱月香是徐州面塑非遗传承人代表之一,她向大家展示了面塑的创作技艺。面塑是以面粉、糯米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工具捏制各种花、鸟、人物等类型,题材多样、色彩艳丽、做工精细。考虑到面是可溶解物质,存放时间有限,希望通过对此次非遗班课程中关于陶瓷釉上装饰的学习,在之后的创作中可进一步尝试运用陶瓷材料结合用面塑技艺制作出可以永久保存的作品,不断的提升其创作技艺与艺术审美。

通过本次非遗传承人分享会,不仅让“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深入人心,还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学员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及技艺的认知和了解,有助于引导并推动学员们自觉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途径,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活的进一步融合,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地址:景德镇陶瓷大学 邮编:333000 电话:0798-8493799 0798-8499721
Copyright © 2021-2025 景德镇陶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ICP 798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