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回访 | 我院回访组开展非遗学员回访调研工作
作者: 编辑: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4-09-12 点击:


本网讯(图文 宁武成)8月6日至8月15日,由我院院长熊花研究员带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副教授罗瑾设计艺术学院教师、非遗班班主任秦瑞生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非遗班班主任宁武成4位老师组成的回访组,开展了历时10天的非遗学员调研回访工作,覆盖甘肃、山东、江苏、江西等4个省,共回访14位非遗学员。回访组对非遗学员所在的非遗工坊、工作室、艺术馆及企业等开展现场考察调研,跟踪服务指导,帮助学员解决现实创作中遇见的问题,同时向学员征求改进非遗研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评估教学效果,总结研培经验,改进课程设置,努力提升非遗传承人研培成效。回访调研工作得到学员所在县市多地文旅非遗、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

8月6,回访组从景德镇出发,8月7日来到甘肃省临夏市2022级非遗学员常天平泥塑艺术馆回访调研

考察调研常天平(左三)泥塑艺术馆


常天平是河州泥塑传承人,全国职业技能“高级传统工艺师”,首届河州工匠,2011年第一批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常天平表示,2022年从景德镇陶瓷大学学成回到临夏后,创作灵感迸发,先后创作了泥塑作品“解放临夏”“临津古渡”“大禹治水”等系列巨作在烧窑、制釉等工艺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和改进,进一步丰富了作品显现效果发表论文两篇。2023年,作品获得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并获得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大会“当代艺匠”称号,当选甘肃省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甘肃省文学艺术界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2024年当选为临夏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受景德镇陶瓷大学邀请,他回到母校参加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平行系列活动之一——“活态的传承”中国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常天平表示,非常感谢回访组给他提出的宝贵建议,他将继续充分发挥所长,把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所学知识持续延伸转化,为河州泥塑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期间,回访组与临夏州文化馆、临夏州彩陶馆、临夏市博物馆等单位领导进行了深交流。

8月8日,回访组来到甘肃省陇西县,回访2024级非遗学员韩子林、2022级非遗学员路和平及2024级非遗学员张诚。

1F59D

 考察调研韩子林(右三)南安书院


“药都工匠”韩子林表示,学习回来后,他结合自己在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中获得的灵感和认识,尝试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个人风格的陶瓷作品。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调整,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和风格。在研修期间,他还参加了多次拓展交流研讨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他提供了与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还让他有机会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这次研修学习让他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和思路,还为他今后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回访组针对韩子林窑炉烧成存在的问题,现场进行了排查,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期间,回访组与定西县政协、文旅局、美术家协会等单位领导进行了深交流。

F2202

 回访非遗学员路和平(右一)、张诚(左三)


路和平是甘肃省金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直从事泥塑创作与泥塑进校园工作。研修学习后,他在校园进行了多有关陶艺教学方面的革新与尝试,在自我雕塑风格上有了改进;在业务布局上,增设了武威工坊,进驻了文旅平台,发掘了一批泥塑人才,为他创立的全民泥课注入了新的生机,金昌武威由此联成一片。在他看来,城市是雕塑人才的摇篮,只有将业务人才挖掘放在第一位,非遗传承、技术更新才有充分的保障,只有将传承的热情放在学员身上,人力资源才能源源不断,业务、创新、技术更叠才有希望,全民泥课品牌和理念才能够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茁壮成长。他表示,母校对人才的重视让他感到自豪,学有所成亦使他受益终生!

张诚是甘肃省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艺术家,一直从事园林景观雕塑,传统庙宇塑像、彩绘、壁画等。他表示,老师手把手教、同学手牵手学的情形历历在目,紧张而严谨的学习过程使他眼界大开,收获满满,研修时的写生作品人体雕塑被庆阳97文创园收藏展示。虽然只有一个月的集中研修学习,但让他短时间内创作技艺突飞猛进,受益匪浅。今年5月以来,他完成了董志镇一个传统浮雕项目,作品完成后广受赞誉;被推荐到南京赫贤学校设计制作了高2.8米直径2.2米的大型彩陶罐;群雕作品二次创作后,参加庆阳市第十九届香包节民间艺术展,荣获庆阳市第五届“金针花”文旅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的银花奖。

8月10日,回访组来到山东五莲回访2024级非遗学员徐晓。

1F337

 考察调研徐晓(前排左二)非遗工坊


徐晓2016年成立了顺窑古传陶艺工作室,是彩釉陶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市级非遗工坊主理人。徐晓认为,通过今年的研修学习,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从理论课程到创作实践,从视野到理念,再到非遗传承的意义,皆都受益颇丰。她回到非遗工坊,将所学充分运用到日常工作,把理论与实践总结梳理做成课件,走进校区、社区、景区进行公益宣传与推广。回到家乡后,将非遗工坊扩大了规模,进行了系统性的完善;首次参加了山东省组织的“非遗薪传 弦歌有我”的演讲比赛,也是学习后新的思维理念给予的动力积极参加好客山东·山东有礼 旅游商品大赛,为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五莲彩釉陶烧制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她表示,回访组老师们针对她的文创产品提出的设计及工艺改进建议,让她茅塞顿开,找到了创作的新方向。期间,回访组与五莲县文旅局、文化馆、书法协会等单位领导进行了深度交流。

1D522

 回访组与徐晓及五莲县文旅局文化馆、书法协会等单位领导座谈


8月12日,回访组来到山东省淄博市,回访2024级非遗学员于剑、田禄勋、昃秀花及2022级非遗学员于海峰。

2171F

 考察调研于剑(右二)公司


于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陶正官窑陶瓷烧制技艺制作技艺传承人,淄博新陶至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陶瓷工艺创作设计和制作研究,复原了陶正官窑,甄选出了齐地陶瓷最佳用料,将“陶正”商号注册成商标,并开始商业化运作。他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参加景德镇陶瓷大学的非遗研修班,是他真正接受艺术教育的开端,学到了陶瓷雕塑设计知识,拓展了职业视野,结识了老师和同学,并成为良师益友、合作伙伴,思想的碰撞让陶大成为他设计灵感发源圣地,为他以后文创设计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后他的艺术审美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设计了10余款创意产品,设计质量和效率大幅提

154A5

 回访组与田禄勋(左二)及学校领导座谈


田禄勋是淄博理工学校的高级讲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一直从事工艺美术、陶艺专业教学。研修学习后,田禄勋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创作手法、表现语言和创作方向。他表示,在参观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和学校博物馆各类展览中,了解到各地陶瓷雕塑的特色和风格,拓宽了艺术视野,接触到最前沿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思潮,为自己在以后的陶艺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期间,回访组与淄博理工学校领导进行了深度交流。

19F8F

 考察调研于海峰(右四)工作室


于海峰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早年间致力于陶瓷壁画的创作和生产,擅长大型室外窑变花釉壁画的绘制工作,近年来致力于陶瓷雕塑的创作研究。他表示,做陶瓷艺术,是件博大精深的事情,从材料、配方、造型、模具、彩绘,到最后的烧制,每一点都有无尽的奥秘,值得探究。他认为,在陶大,可以解决所有难解的问题。回来后,他总结了新理念,创作出新作品,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2023年全国“中鼎杯”设计大赛银奖,山东手造城市礼物设计大赛“齐瓦遗风”金奖,全国茅台杯“飞天耳罍”银奖,作品被青州博物馆、淄博中国陶瓷馆收藏。

1EC73

 昃秀花(左三)展示陶瓷刻瓷技艺


昃秀花是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中国手工艺大师、博山陶瓷刻瓷技艺非遗传承人,获淄博市“捐资助学爱心大使”等荣誉,被誉为中国女子刻瓷第一人,从事刻瓷40余年。昃秀花表示,通过这次研修学习,让她对陶瓷艺术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了刻瓷创作理念和技艺水平。今年研修后,5月份在福州参加2024年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2024“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中作品51仙人图荣获最高奖百鹤金鼎奖。在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展演的传统工艺非遗技艺精湛,授予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称号,研修回来后发表篇论文

8月12日,回访组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回访2022级非遗学员崔晓宁。

1DF67

 考察调研崔晓宁(左三)公司


崔晓宁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我时尚,城更靓”非遗时尚大使,琅琊瓷非遗传承人,北海舰队南昌舰荣誉舰员,青岛西海岸新区晓宁公益服务社社长,全国新时代“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成立挚爱深蓝公司,为军嫂、退役军人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她表示,通过在陶大短暂而充实的学习,作为一名“非遗在社区”项目负责人,她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一项非遗技艺要传承下去,我们能做的事情还很多,非遗需要进入更多人们的生活,被更多人了解、认知,并持续使用。未来她将尽其努力,把她们地方的琅琊瓷推广好、传承好。

8月13日,回访组来到江苏省镇江市回访2024级非遗学员唐颍

1B556

 考察调研唐颍(左四)非遗工坊


唐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讲师,镇江市高级文化指导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泥叫叫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将传统题材的造型时尚化,将现代色彩引用到非遗泥塑的彩绘中来,源于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使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学习归来,尝试利用釉下彩和剔刻的技法融入太平泥叫叫的装饰设计中,设计了一批冰箱贴、挂件等实用物件。在与回访组深入交流后,她对于大型作品内部结构的架构和作品的展示展呈方式有了新的感悟与思考。未来,她将继续致力于泥塑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期间,回访组与镇江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进行了深度交流。

8月14日,回访组来到江苏省常州市回访2024级非遗学员邹智华。

24450

 考察调研邹智华(左三)艺初书院


邹智华是2024“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陶瓷装饰设计)”传承人研修班重点扶持学员。他自幼酷爱绘画,现为艺初书院院长,锔瓷非遗传承人。他自学复原锔瓷这门古老的民间技艺,锔钉、锡补、镶嵌、堑刻等工艺结合,艺术再创造,让锔瓷这门民间技艺更具有趣味性、可塑性。通过这次研修学习,他对自己也有了重新认识和定位:一是锔瓷由原来的爱好转变为锔瓷非遗传承;二是锔瓷技艺与艺术瓷相结合,可以开创艺术瓷修复的新天地;三是讲好常州的文化,讲好苏东坡的故事,把恽南田的没骨画法运用到陶瓷绘画上来,把常州风土人情与陶瓷绘画相结合;四是创作和设计出更多有趣味性、符合市场的常州符号文创产品;五是以陶溪川市集和乐天市集为模板,打造常州纯手艺人——北岸文创市集,打造非遗平台,形成常州文化高地;六是在未来的十年中,通过宣传非遗、传承非遗、选择非遗赛道,打造非遗IP,重新规划,学有所长,开创进取,扬帆起航。期间,回访组与常州市文旅局、人社局等单位领导进行了深度交流。

 

回访组与邹智华(左二)及常州市文旅局、人社局等单位领导座谈


815日,回访组来到南昌,回访2024级非遗学员罗清华和范宇。

13D72

 考察调研罗清华(右三)公司


罗清华是2024“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陶瓷雕塑)”传承人研修班重点扶持学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南昌四维雕塑艺术有限公司董事兼艺术总监。他认为参加此次非遗雕塑班的学习,对他的帮助与影响极为深远。在这段宝贵的学习历程中,他不仅在陶瓷雕塑制作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更在创作方向和思维导向上获得了全新的理解和自我定位。这种转变成效明显,当他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创作当中时,效果更是立竿见影。学成回来后,作品“自渡”成功入选第十六届江西省美术作品展,作品“会法师”也顺利入选“我塑我师——为人民塑像”全国作品展。罗清华表示,此次回访,领导老师们现场考察调研,对他的作品及公司运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让他受益匪浅,期待今后能够与母校开展更深入的学习交流,并依托雕塑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母校的支持和帮忙下,达到双向受益,共同发展。

 

 

回访组与罗清华(左二)、范宇(左一)座谈


范宇是江西省工艺美术师,国家二级技师,南昌洪城技师。现为南昌画院(南昌美术馆、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专职画家,并担任创作部非遗瓷板画项目的宣传工作,从事瓷上肖像技法创作与研究。她表示,通过研修学习收获颇丰,尤其在回访过程,有机会母校领导和老师们深入交流与探讨,让她获得了诸多深刻的启发。如在艺术表达层面,实现了全新的突破,清晰地认识到瓷上肖像画并非对照片的机械临摹,而是应当凭借自身对照片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在瓷板上进行精彩呈现。与此同时,众多新颖的想法不断涌现,例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巧妙地加以结合。在创作思路上,也实现了进一步的拓展,愈发注重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151F8

 考察调研范宇(右三)工作室

 

通过对4省8个不同14非遗学员的调研回访,现场考察,跟踪服务,回访组深刻感受到各位传承人在技艺传承中的坚守与努力,也看到了他们取得的新业绩。非遗学员通过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研修学习,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升了技能,以更开放的思想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所从事的非遗项目,进一步坚定了非遗传承的信心与决心。我校将根据调研回访所掌握的情况,全面梳理研培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结合非遗学员反馈的良好建议,在今后的非遗研培工作中加以优化和改进,更好地服务好非遗传承人,助力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为陶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陶大智慧和力量。

 

 

 



地址:景德镇陶瓷大学 邮编:333000 电话:0798-8493799 0798-8499721
Copyright © 2021-2025 景德镇陶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ICP 798EC